切入智算市场 东阳光的“冷”业务正在“热”起来

(来源:观点)随着国内行业需求增长,传统核心业务既让东阳光获得短期业绩回报,逐渐布局算力等领域又为其长远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点”。作为国内铝箔、制冷剂领军企业之一

图片由AI生成

切入智算市场 东阳光的“冷”业务正在“热”起来__切入智算市场 东阳光的“冷”业务正在“热”起来

随着国内行业需求增长,传统核心业务既让东阳光获得短期业绩回报,逐渐布局算力等领域又为其长远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点”。

作为国内铝箔、制冷剂领军企业之一,东阳光聚焦电子元器件等四大核心业务,并逐渐将化工新材料中的冷却液产品打入AI算力市场。

近日,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东阳光”)披露2025年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东阳光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9.7亿元,同比增长23.56%;归母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9.8%;扣非归母净利润7.87亿元,同比增幅达171.77%。

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8.47亿元,同比上升34.21%,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上升240.41%。

东阳光于报告中提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制冷剂产品价格上升,高端铝箔、能源材料与电子元器件产品销量增加,以及新并表子公司蓝恒达贡献可观收入所致。

随着国内行业需求增长,传统核心业务既让东阳光获得短期业绩回报,逐渐布局算力等领域又为其长远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点”。

业绩增长

报告期内,东阳光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元器件、高端铝箔、化工新材料、能源材料、液冷科技、具身智能六大板块,主要销售电极箔、化工产品、电子光箔、电容器、空调箔等产品。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东阳光实现营收109.7亿元,同比增长23.56%;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长189.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制冷剂产品价格上升,高端铝箔、能源材料与电子元器件产品销量增加。

产城园区评论了解到,在业务布局方面,东阳光拥有“电子光箔-腐蚀箔/积层箔-化成箔-铝电解电容器”的一体化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实现从基础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覆盖。

公司新一代铝电解电容器、积层箔电容器、超级电容等产品,凭借高比容、小型化、高电压承受能力及环保特性,正聚焦光伏储能、工控变频、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关键赛道拓展新客户。

报告提到,受益于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叠加数据中心以及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等带动影响下,电子元器件行业需求持续回暖,东阳光在报告期内与客户形成深度绑定,销售额增幅明显。

同样在行业周期中受益的,还有制冷剂板块。

一方面,第三代制冷剂供给实行配额管控;另一方面,下游市场需求同比显著增长,供求关系导致第三代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第三代制冷剂主流产品R32价格,已由2024年初1.7-1.8万元/吨涨至目前5.7-5.9万元/吨,价格上涨直接带动东阳光制冷剂业务利润的快速攀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东阳光于报告中提到,新并表子公司蓝恒达为该季度贡献了可观的业绩。

产城园区评论获悉,为补齐上游盐矿氯碱环节,构建完整的盐矿-氯碱-制冷剂-氟精细化工全产业链,于2024年,东阳光通过其子公司乳源东阳光电化厂,参与了江西蓝恒达化工有限公司的破产重整项目,取得蓝恒达100%控制权,并获取蓝恒达化工年产17万吨的折百碱生产指标及相关装置。

2025年一季度,蓝恒达便开始实现盈利,并持续反哺于后续的业绩。东阳光表示,未来蓝恒达化工将作为公司第二个化工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其产业布局,为东阳光化工板块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新质布局

随着AI、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持续旺盛,服务器芯片功率大幅增加,液冷技术则成为解决散热和能耗问题的关键手段,而浸没式液冷主要使用电子氟化液作为冷却介质。

此前鉴于电极箔腐蚀化成工序对氯碱化工产品的大量需求,东阳光布局了氯碱化工业务,逐步拓展并发展出一条完整的氯氟循环经济产业链,涵盖氯碱化工、甲烷氯化物、氟化工(主要聚焦新型环保制冷剂)以及氟精细化工等多个关键环节,且进一步着手打造液冷科技产业链。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拥有完整氟氯化工产业链的生产企业,根据生态环境部通知,东阳光2025年度获得的三代制冷剂配额约为5.3万吨。此外,东阳光通过购买同行配额等方式增加配额额度,最终拥有约6万吨配额的三代制冷剂,配额情况位居国内第一梯队。

也就是说,在解决数据中心服务器散热的需求中,东阳光既拥有制冷剂配额红利,又有液冷材料与技术自主可控的优势。

基于此,东阳光围绕AI数据中心服务器、光模块和储能行业等应用场景对散热的需求,逐渐布局智算中心等关键场景中的液冷产业链。

一方面,东阳光与中际旭创合资设立深度智冷,共同布局千亿数据中心液冷市场;另一方面,投资参股了专注于浸没散热解决方案的芯寒智能、纵慧芯光等企业,实现从芯片端到系统级的全链路散热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东阳光入驻华南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并于9月份花费280亿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促使公司直接掌握超大规模算力运营能力。

从高端制造业蔓延至高科技生态后,东阳光亦开始入局具身智能领域,进一步消化内部算力供应,并创造外部市场增量。

据悉,在武汉市政府支持下,东阳光牵头联合上海智元、北武院、灵初智能在武汉成立光谷东智,进军智能机器人领域,打造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

今年以来,东阳光的具身智能业务初见成效。

数据显示,光谷东智成立后便获得湖北科投7000万元市场化订单,并在上半年营收1119.47万元;紧接着又于7月份推出首款交互服务机器人“光子”。

与此同时,光谷东智湖北工厂一期已建成投产,年产能可达300台,目前二期工厂持续建设中。

切入智算市场 东阳光的“冷”业务正在“热”起来_切入智算市场 东阳光的“冷”业务正在“热”起来_

内容取材于网络:删请联17688087019资讯热门头条|百科知识常识大全|产品信息广告发布 » 切入智算市场 东阳光的“冷”业务正在“热”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