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檀姐姐,您好:
我今年44岁,离异单身,假期带着19岁的大儿子和9岁的小儿子去甘南旅游,返程的路上,孩子下车到路对面找另一个小孩 , 返回时遭遇一辆超速车 , 当场身亡。我当时虽然没在孩子身边,但孩子是在我的视线范围之内的,我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瞬间离我而去。 这 对我和大儿子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从事情的发生到今天 , 三个月了,煎熬、痛苦、压力伴随着我一天又一天。 孩子 爸爸的痛苦不亚于我,我也觉得特别对不起孩子爸爸。好好的一个孩子, 我 带出去了 , 却没有带回来。孩子陪伴我的九年时光是幸福的,是难以割舍的,在内心深处一直觉得对不起小儿子。生活暗无天日,我觉得自己是行走在人间的孤魂野鬼。
孩子的离开对于家人的伤害是巨大的,他们承受了不该承受的痛苦,这一切我看在眼里。19岁的哥哥是现场的目击者和受害者,他人生第一次碰到这样重大的突发性创伤性事件,更何况离开的人是他的亲弟弟。他和以前不一样了,能看到他的哭泣、愤怒和痛苦。他内心对弟弟无比思念,因为他一直在说长兄如父,他的弟弟年龄太小,如花一般的稚嫩却瞬间失去了生命,他实在无法接受。
把小儿子接回来之后,我和孩子父亲一直没联系过,中间有什么事情,他会让我弟传达给我。我理解他的心情,也为自己的失职痛不欲生。作为一个非常爱孩子的妈妈却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在孩子身边,没有保护好孩子,我能接受孩子父亲对我的态度,他非常爱孩子,他的痛苦无人能比,我无颜面对孩子父亲,应该承受惩罚和痛苦。双方的父母也是承担了身体和心灵上的巨大创伤。
事情已经发生,生活还在继续,后期交通事故的处理、责任划分的不公又是一次重创。孩子爸爸一直在处理,但我也时刻关注,并随时牵动着我的心,我现在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毫无招架之力,只是痛苦,只是思念,只是去墓地看看孩子,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
亲爱的檀姐姐,我知道小儿子是爱我的,他善良懂事贴心,兴趣广泛,是个积极向上的小男孩。我相信他不忍心离开我,我应该带着他对我的爱好好活下去.他肯定不希望他的妈妈过颓废的生活,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道理我明白,但我做不到,生活被痛苦和无力笼罩,我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何去何从。求救檀姐姐。
一位痛苦的母亲
2025年10月20日

这位痛苦的母亲:
看着这封信,痛苦、绝望、孤独的气息扑面而来,你们的孩子如同鲤鱼一般跃出了水面,飞向了更高远的天空,徒留思念他的家人们在漫长的岁月里一天天痛苦煎熬。
无力安慰,深深拥抱,现在,什么也不要想,让自己在虚空中停留几分钟。

然后,让我们念一段《维摩诘经》,文殊菩萨探望病中的维摩诘居士,居士独躺在一张卧疾的小床上,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
文殊师利言: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为佛种。
文殊师利菩萨进一步说: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我们有时会处于痛苦的深海之中无法呼吸,文殊师利告诉我们,身处烦恼海是老天的提醒,让我们入正法,揭开生命的真谛。
生命就是接受爱别离,就是接受自己无法掌控生命这一残酷的现实,就是接受痛苦磨练,就是了解粪壤中才能开出莲花,明白所有的烦恼都是生命的火种。
人生脆弱,一千多年前的白居易给一个13岁的早夭女孩简简姑娘写过一首诗,最后两句是,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或迟或上,我们会离开所爱的人,有的相伴几十年,有时离别的猝不及防,一眨眼相隔天壤。在平常的岁月里,我们总以为能够守得住一切,直到海枯石烂,其实,人世弹指一挥间,刹那才是永恒,而永恒就是当下的一个个刹那。
你每时每刻把孩子带在身边,就能够让孩子免遭生老病死等人间苦楚吗?不会的,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轮回,我们看向泥土,保持基本的敬畏心,告诉自己,我们控制不了世界,也控制不了生命,掌控不了一切,只能感受当下。
这件事情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19岁长子的错,你们亲眼目睹了悲剧的发生,心碎了一地,需要一双温暖的手缝补起来。
人在面对巨大的痛苦时是麻木、迟钝的,我们需要毫无羞愧的发泄。你在读这封回信的时候,能够找一个地方放声大哭吗?找个地方,对着大山、或者对一棵大对,大声的喊:
孩子,妈妈想你——
你会发现,每棵树、每个山峰、每朵云、每滴水都在回应:妈妈,我也想你——

拿出一张纸,用笔写下想对孩子说的话,敞开心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像孩子仍然在你身边,在撒娇,在生气,在淘气,在淋雨,在阳光下奔跑。他虽然回到了天上,但是,他听得到。
你们全家沉浸在痛苦之中,就像一个个沉默的孤岛,站立碎成一片片的冰山之间,你们被悲痛凝结,沉默让痛苦和伤害加倍。
总要有人投射出第一缕阳光,请打破这份缄默。等你平静了,给19岁的长子写一封信,告诉他你理解他的痛苦,因为,你跟他一样痛苦,你想拥抱他,静静的陪着他。告诉他,生命的价值,就是在悲痛中仍然有温暖。
你可以尝试跟痛苦万分的孩子爸爸说,你理解他的痛苦,作为母亲,你的痛苦一样深重,并且,你感觉到非常抱歉,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你非常感激他所做的一切,你记得在一起度过的风风雨雨,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会一起面对。
在痛苦难当时,一定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重拾起这个家所有人的灵魂碎片。
在剧痛逐渐过去后,要举办一个简单的家庭仪式安放自己的思念,看着儿子的视频和照片,每人分享关于他的一个美好回忆,把回忆放进珍贵的水晶球里,成为美好的集体记忆。
相信我,你不是独自一人行走在黑暗隧道,同样失去孩子的母亲们正手举着蜡烛艰难前行。有一位母亲说:“最初的痛苦像永远不会退潮的海洋。但慢慢地,我学会在不忘记他的情况下继续生活,我做的每一件善良事都成为对他生命的致敬。”
去做值得的事,去做善良的事,那是对孩子最好的纪念。
虽然,深刻的丧失不会随时间“解决”,但它会慢慢转化为一种与你共存的爱的形式。痛苦是爱的代价,而爱是连接生死两岸的唯一桥梁。
老天怜惜孩子的纯真,把他变成小天使,无需在人世受苦蒙尘。在天上呵护大家。

让我们回到《维摩诘经》,维摩诘跟文殊师利说:
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
疾病和死亡缠绕着人世,但正因为人有智慧,人世短暂,才让爱和精神得到新生。
你的檀姐姐
2025年11月1日星期六
(檀姐姐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来信表示授权叶檀财经使用邮件内容,如果回复,仅公开回复且会被读者评论,同时授权本人用于图书汇编,来信请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