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

李昂介绍,在水运立法上,目前河南内河航运领域首部综合性的地方性法规——《河南省内河航运条例》正加快起草和推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五年中,作为区域经济压舱石,河南国资国企服务重大战略、深化国企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布局、完善公司治理、增强国资监管效能、加强国有企业党建,不断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焦河南国资国企“十四五”深化改革、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取得成效,省政府国资委联合河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中心、大河财立方推出“河南国资国企‘十四五’出彩答卷”系列报道。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诗昂】交通,既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又是稳增长的压舱石。

在河南,压舱石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连年增长的投资上,还包括经济通道迈向通道经济的转变上。

过去五年,无论是“两高(高速、高铁)”,还是“两航(航空、航运)”,都有长足发展。这一过程,河南国资国企扮演着重要角色。

眼下,河南高速即将迈上1万公里新台阶,河南高铁多条新线加速冲刺。至于航空,在行业竞争加剧之下,以更加有为加速突围,国际地区货运表现尤为抢眼。

而内河航运,发展势头强劲,平顶山港已经开港,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将投用,备受瞩目的贾鲁河复航工程也瞄准“年底前”开工。

五年来,河南枢纽经济、通道经济建设情况如何,河南国资国企如何参与这一转变,这次从航运说开去。

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_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_

加速布局

出海河南,深入经济核心腹地

进入11月,河南内河航运“11246”工程龙头项目——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进入开港倒计时。

工程承建方中交二航局周口港项目党支部书记赵剑锋介绍,除辅建区、进港道路等外,一期工程退建堤防、码头结构、堆场、指挥中心等工程,多数在11月上旬即可完成,最晚到11月底全部完成。

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__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

置身码头,可以看到,有5台用于吊装货物的岸桥已经组装完毕,集装箱堆场上6台门桥傲然挺立。

再过一个多月,这个新港口就将建成通港。届时,河南省将拥有第一个按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定位的高标准港口。

沿河向上,平顶山港刚刚鸣笛开港。

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_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_

作为河南“一纵三横”骨干航道的重要节点,平顶山港是河南六大区域性港口之一。港区以沙河为界分南北两大港区,共建有11个500吨级泊位,年通过能力435万吨。

记者采访了解到,根据港口周边水运需求及港区设备设施情况,平顶山港主要经营业务涵盖矿建材料、化工吨包、集装箱。其中,南港区主营业务为化工及制品(吨包)运输;北港区主营业务为矿建材料(散货)和集装箱运输。

随着业务的成熟拓展,港口兼备经营煤炭、钢材(件杂货)、粮油及农副产品、矿石等货物装卸运输,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临港经济发展。

更让人期待的是贾鲁河复航工程,它将历史性地再次让河南最核心的地块直连江海。

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_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_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进一步提升河南航运的影响力,还是更好发挥内河航运价值,航运接入郑州都是必然的选择。

此前公示信息提到,复航工程起于贾鲁河与沙颍河交汇处,终于开封尉氏,将建设108公里三级航道,新建郑州港尉氏港区。

新近消息显示,今年,河南交投集团把贾鲁河复航工程作为头号任务,全面加快前期工作,9月9日用地预审获得批复,工可报告已通过行业技术审查,项目向开工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河南的出海需求,已经被沿海地区注意到,并在积极对接河南的出海需求。

_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_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

在盐城港,记者了解到,目前周口港已经与盐城港开行集装箱航线,也有粮食等散货业务往来,瑞茂通、益海嘉里等盐城港的客户都在河南有布局。

盐城港滨海港区副总经理杨斌告诉记者,“十五五”期间,随着淮河水道改航道二期工程完工,2000吨级货船能从河南周口港直达盐城港滨海港区、响水港区、大丰港区,届时集装箱货物、外贸矿石、外贸煤炭、外贸粮食等能从盐城港直达周口港,并辐射河南其他地市,河南的砂石、矿石、煤炭、粮食、件杂货、集装箱能通过淮河、铁路直达盐城港,每年预计货运量能达1000万吨左右。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

从效率的提升来看,从河南到盐城港再到海船的物流通道比现在的京杭大运河进长江再进海的物流通道航时短24小时以上、航程短320km以上。“能有效降低河南省的物资运输距离、降低全社会综合物流成本,真正把海港搬至河南省的家门口,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杨斌说。

上下求索

河南进一步理顺港航发展体制机制

河南水运2025年的另一重要时刻,是10月底河南港航集团正式揭牌。这标志着河南水运事业发展步入集约化、专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升级设立河南港航集团旨在从省级层面进一步统筹推进我省骨干航道和港口的‘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对外’,有助于全面整合和统筹我省主要内河航道及港口资源,打造对外开放的统一平台和自身品牌。”河南省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昂说。

他认为,这将进一步推动全省内河航运的高质量发展,补齐河南水运发展短板,持续完善和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激发全省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效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省交通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穿针引线”,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从河南交投集团了解到,目前,河南港航集团已组建16家子公司,主要聚焦高等级航道建设、主要港口扩容、安全能力提升、智慧港航建设、现代航运和新能源船舶发展等六大任务,推动形成“港、航、城、运、贸、产”协同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_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_

向水图强,扬帆远航。回望过去5年,河南水运全面起势,实现通江达海新突破。

在李昂看来,这种变化不只是基础设施的“腾笼换鸟”,河南水运体制机制也得到进一步的理顺和完善。

他说,近期,河南正在加快推进内河水运领域省级层面的规划修编、地方立法以及机构完善等相关工作,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这也是加快推进河南水运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李昂介绍,在水运立法上,目前河南内河航运领域首部综合性的地方性法规——《河南省内河航运条例》正加快起草和推进,这将对内河航运的规划与建设、养护与保护、港口与水路运输经营等水运发展全要素、全过程进行系统规定,明晰河南水运管理主体、职责分工、资金要素保障等关键问题,建立完善我省内河航运法规体系的主骨架。

枢纽经济

稳步发展,支撑河南高质量发展

高速、高铁,航空、航运,过去五年,成绩扎实——

11月3日,郑州机场年货运量累计达82.52万吨,提前58天突破2024年全年货运量,同比增长24.76%,正向突破100万吨的目标疾速冲刺。

截至10月底,17个计划通车的高速公路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的99%,土建主体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房建、交安等附属工程正加快推进,全面冲刺年底通车目标。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历史性突破1万公里,郑州、开封、洛阳等13个省辖市实现高速公路“成环联网”,基本达成“县县通双高速”目标,进一步织密“覆盖广泛、结构合理、畅通高效”的高速公路网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交通支撑。

至于高铁,10月31日,焦洛平高铁洛阳黄河公铁大桥施工栈桥下游侧顺利实现合龙,为焦洛平高铁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平顶山、漯河、周口一线,更早开工的平漯周高铁一天一个样儿。

这些再造河南交通区位新优势的重大交通项目,背后对应着一个个响亮的国资国企力量。

在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河南枢纽经济、通道经济稳步发展、初具规模。

河南省枢纽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龙志说,5年来,河南枢纽经济总体稳步发展,空港经济、陆港经济稳步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加快推进,高铁物流、低空经济、智能交通等新业态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目前河南枢纽经济还存在枢纽组织功能不强,与经济发展衔接性不足,发展路径不清晰,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偏小、层次不高等问题。”他说。

着眼未来,这需要河南国资国企进一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表示,打造枢纽经济优势,需要有更多的物流企业。“流而不驻,就是因为缺乏大型物流集成商,河南需要让这些‘过路神仙’在河南安家扎根。”

同时,需要注意物流本地货源不足的问题,“这反映的是本地制造业外向性不足的问题”。货运量与制造业规模息息相关,只有更大的制造业规模,才有更多的货源,经济才能发展得更好。

“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正谋篇蓄势,河南枢纽经济、通道经济,又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责编:陈玉尧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内容取材于网络:删请联17688087019资讯热门头条|百科知识常识大全|产品信息广告发布 » 过去五年,河南为出海铺了条什么“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