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冠小米,想做让“伙伴也赚钱”的生意

“几年前,我们卖的最好的手机壳是iPhone,如今小米机型占据了总销量的7成。”回顾过去几年的市场的变化,手机配件厂商AiUV市场负责人余轩这样感慨道。

图片

“几年前,我们卖的最好的手机壳是iPhone,如今小米机型占据了总销量的7成。”回顾过去几年的市场的变化,手机配件厂商AiUV市场负责人余轩这样感慨道。

余轩的感慨来自近期小米17系列配件的“热卖”,AIUV官方近日在微博发帖,宣布旗下小米17 Pro系列手机壳销量相比上一代翻了3倍,AR钢化膜产品也出现了短暂缺货。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随后转发这条微博,并感谢第三方配件商与小米一同丰富配件生态。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自9月发布以来,小米17系列凭借独特的“妙享背屏”创新、影像能力等,迅速成为了手机市场的大热机型,开售仅5天销量破100万台。这一数字打破了小米14系列7天破百万、15系列9天破百万的纪录,成为小米数字旗舰史上最快的破百万机型。

与过往的热门机型不同,小米17系列的“爆款效应”溢出到了上下游产业中。以旗舰机型的庞大销体量为基础,小米正带动生态伙伴一起协同发展、互利共赢。这种爆款手机的“溢出效应”,如今已成为手机产业“小米经济”的重要推力。

小米17Pro用户白晨,最近为自己的手机购入了多款手机壳。这里面既有小米自营的龙鳞和游戏掌机系列,也有来自第三方的品牌配件,其中,游戏掌机壳是小米官方针对17Pro系列背屏设计的独家套件。

“有了掌机壳,日常用机的情绪价值都提升了。”谈及购入这款售价299元手机配件的感受,白晨表示,背屏+掌机壳的组合,成为他日常碎片时间的消遣利器。“在图书馆坐一会或者喝咖啡的时候,就会玩一玩掌机壳,可玩性还是挺强的。”

说起选择小米17Pro的理由,白晨坦言,首先是因为自己对小屏旗舰的偏好,而小米近年来一直在旗舰产品上延续“小屏”版本的迭代。另一方面,小米17Pro系列的背屏设计,使其在一众旗舰机型中“独树一帜”,成为了吸引他最终购机的原因。

白晨的小米17Pro是在小米之家线下购入的,在他购机时,网上最火的“冷烟紫”配色已经卖断货。另一位小米17ProMax机主蒋林,选择在首发时第一时间线上下单,但当他后续再想帮朋友购入一台时,却发现同款机型已经卖到缺货。

图片

作为一名数码爱好者,蒋林是多个品牌顶配机型的用户,谈及本次小米17Pro Max的用机体验,他表示,这是“近3年所有旗舰手机中,优点最多的一台”。

另一方面,ProMax版本一度卖到缺货,反映出用户对小米17系列的高度认可。根据《快科技》此前的报道披露,9月29日-10月5日十一黄金周期间,小米品牌总激活量高达145万台,以21.2%份额,力压苹果登顶中国市场手机销量第一。这也是小米17系列首销以来,小米连续两周蝉联冠军。

“看了实时销量情况,Pro版本依旧非常强劲,大家对背屏的一系列创新非常认可。”10月2日,卢伟冰在微博上发文,并透露小米17系列销量已过百万,且速度快于往代。他同时表示,小米供应链团队也在工厂(包括供应商伙伴的工厂)驻厂,以满足用户对ProMax版本的需求。

供应链上下的“应接不暇”,也凸显出小米17系列在市场上的“炸裂”程度。

这一现象表明,习惯了做“爆款”的小米,如今不仅自己“跑得快”,更要带动整个产业链“跑得稳、跑得远”,让合作伙伴在同一场增长浪潮中受益。小米正将这份打造出爆款的“溢出效应”,转化为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澎湃动能。

这几天,面对小米17火爆销量同样“应接不暇”的,还有第三方配件厂商。

“这个月真的是被小米17带飞了!”手机配件厂商AiUV此前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迅速引发了业内关注。卢伟冰随后转发了该微博,不仅感谢第三方配件商与小米一起为用户提供出色产品体验,还邀请网友积极留言配件建议。

AiUV市场负责人余轩向《字母榜》透露,在小米17系列发售前,尽管已经预料到该系列会成为“爆款”,但正式发售后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再猛一点”。首销的第一个月,AiUV的小米17系列手机壳的销量,相比上一代产品翻了3倍。

图片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小米17系列手机配件累计成交数量就突破了3.5万。”余轩表示,单一机型/系列单月3.5万的销量,在AiUV的历史上独此一份。

AiUV的“应接不暇”,显现出小米和生态伙伴间“共同成长、共同受益”的合作逻辑。在小米拉动出货量的同时,供应链/生态链的产值也在同步放大。

据了解,作为一家定位中高端的手机配件厂商,AiUV所售配件售价大都在30元以上。品牌创立之初,AiUV主要生产iPhone等旗舰机型的配件,如今,小米机型配件占据了AiUV总销量的近7成。

目前,AiUV小米的部分配件,如钢化膜已经出现了断货情况,许多小米17系列用户在品牌方社媒评论区 “在线”催货。

“小米的用户还是比较爱喜欢买手机壳的。”知名数码博主李杰灵表示,相较其他品牌,小米手机用户在线上更为活跃,社区讨论氛围也很好,对于高品质配件的需求也更大。

李杰灵旗下经营着“趣评测”,一家第三方手机配件市场的“网红”品牌。据李杰灵介绍,“趣评测”旗下小米17系列配件销量较往年增长了30%。

另一方面,小米17pro系列的背屏设计,还诞生了一个新的配件单品“背屏膜”,为第三方厂商“凭空造出”一个新市场。余轩表示,小米17pro的背屏在户外场景中利用率很高,因此用户对背屏膜需求较大。AiUV在各平台销量数据显示,小米17Pro背屏膜产品销量已经突破1.2万。

这张小小的背屏膜,反映出小米在技术上的突破创新,“带火”的不只是旗下产品,还有整条产业链的活力。

配件市场火爆背后,是小米17系列不断延续着“爆款”神话,小米方面近期更新的“双十一”战报显示,截止10月31日,小米17 Pro Max包揽全平台6k+价位段销量、销额双冠,在高端手机市场确立了领先地位。凭借着小米17系列的出色成绩,小米也在同一时间段登顶全平台国产手机销量冠军。

如今,眼下这波“小米配件热”已经成为配件厂商“幸福的烦恼”,AiUV已经将配件生产线产能集中在小米17系列上,以应对“双十一”促销期下火爆的市场需求。不断“做大蛋糕”的小米,正把自己的市场空间,转化为生态伙伴的成长空间。

而透过这一轮“小米配件热”的现象,是小米17系列的热卖,让越来越多生态伙伴得以分享到增长的红利。这种小米带动下的“赋能产业、共赢增长”的模式,正在成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新模板。

事实上,不仅是配件市场,在小米17系列的“爆款”现象下,是小米对全产业链的带动效应。

“小米在手机领域打造‘爆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身品牌势能的不断提升。”作为数码博主的李杰灵,对小米的“品牌势能”深有感触。在账号“天才李杰灵”中,这位数码博主测评过的小米产品横跨多个领域,从各型号数码产品一路延展到小米汽车。

在他看来,小米手机高端化之路,一方面来自于对产品本身的不断突破创新,同时也来自横跨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小米“人车家”生态,随着小米汽车等业务正逐渐完善这个庞大的生态圈层,小米的“品牌势能”也在同步深度赋能。

另一方面,小米品牌势能不断叠加,也让小米手机这样的主营业务,在高端领域越走越稳,相关外延产业的升级也愈发具像化。

图片

据余轩透露,AiUV后续计划推出一款适配小米17系列、采用芳纶纤维材质的高端配件,定价会在300元档。而在小米之前,AiUV只为iPhone推出过这个价位的产品。“我们在小米15ultra上就尝试过这类高端产品,当时想着只是试水,结果销量轻松破千、远超预期。”

“做高端找小米”,这样的印象在行业内里并非个例,知名数码品牌倍思就在近期推出了一款高端带屏充电头,这款售价239元的充电头,在首发宣传中将“支持120W小米澎湃秒充”放在了最显著的位置。

“小米手机的热销,确实把整个产业链都带‘活’了。”站在第三方厂商视角,余轩表示,小米庞大的用户群加上新品爆发式的出货,直接拉动了上游材料、模具、加工等环节的需求。“整个链条产能都被激活了,小米只要造出‘爆款’,供应链上下都看的到。”

在小米带动下,供应链一侧的“卷”愈发凸显。今年7月,传感器巨头歌尔微电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据歌尔方面在招股书中披露,自2016年以来,截至2025年3月底,歌尔微电子已向小米累计供应超过8亿颗声学传感器及模组,以满足其多元化产品线的需求。

据歌尔方面披露,2022年,歌尔微电子与小米的合作进一步拓宽,将SiP和汽车电子传感交互模组纳入合作范畴。供应链拿到订单的同时,也在小米的带动下不断开拓新市场。这既是小米在产品线上不断增添新拼图的结果,也是小米有能力通过小米17系列这样的“爆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不断进化的体现。

近日,卢伟冰在接受人民网《交锋》栏目专访时,谈及如何应对企业“内卷”,以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他表示,在提出“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后,小米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进入新品类时,要做“产业贡献者”,而不是“产业破坏者”。

小米17系列的“现象级”爆火,无疑印证了卢伟冰眼中小米“产业贡献者”的形象,凭借着小米17系列的全新背屏生态,产业链上下都将在小米产品创新的驱动下持续受益。

据博主“数码闲聊站‘此前在微博披露,小米17系列的销量中,Pro系列成了“支柱”,在10月初达成的百万销量记录中,17 Pro Max、17 Pro两款均突破了40万。

面对小米17Pro系列在销量上“倒反天罡”的景象,今年测评了多款旗舰手机的李杰灵表示,小米17pro系列的背屏设计,一定程度上是其成为“爆款”的原因。“配合背屏,也可以在手机交互上搞一些“花活”,包括第三方配件在内,可以定制更多个性化风格。“

身为数码博主,李杰灵平时会与许多手机品牌用户打交道,他表示,小米的用户都比较年轻,网感比较好,会更侧重产品的趣味性。而本次小米17Pro的背屏设计,刚好“戳”到了这一点。

“有了背屏确实很方便。”手持小米17pro的白晨表示,比如在叫网约车的场景,有了背屏一划就能看到相关信息,不需要点开手机主屏就能看到叫车情况。新推出的便利贴功能,则进一步强化了背屏使用便利性。“去买一杯咖啡,我可以把二维码贴好,直接背屏一展示就行了。”

“背屏支持小米汽车的控制,这是我最喜欢的点。“蒋林不仅仅是小米17Pro Max的机主,同时也是小米Su7的车主,在他看来,在背屏实现这样的生态耦合,有助于让更多“小米车主”转化为“小米机主”。

在走访中,多位小米17Pro用户向《字母榜》表示,期待小米向手机HIFI插件、背贴式录音笔等产品延伸,与背屏生态进行更深度的搭配。此外,一些用户也提出,希望背屏功能能和小米AI眼镜等可穿戴硬件有更多联动,在小米产品的大生态下挖掘更多场景。

毫无疑问,背屏生态给予了广大手机用户十足的“新鲜感”,也成为了小米手机改变市场格局的“X因素”。卢伟冰在此前的返场直播中表示,小米下一代手机继续使用背屏设计,并将加大研发投入。

今年9月,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在新机发布后表示,“大家可能需要重新认识一下小米手机”,他提到,小米手机这一代的产品力是跨代升级的,非常炸裂。跟iPhone17全系列相比,有很多地方都超越了。

图片

一个月时间过去,这一代小米手机的“炸裂”表现超乎了许多人的想象,不仅让小米在手机销量榜单上登顶国产第一的宝座,也让小米有了牵动产业上下游的巨大影响力。

随着小米带着17系列率先让手机产业进入“背屏时代”,全产业链的“小米经济”还有更多想象力等待探索,还有更多潜力等待这块小屏背后的“魔力”兑现。

(文中余轩、白晨、蒋林为化名)

内容取材于网络:删请联17688087019资讯热门头条|百科知识常识大全|产品信息广告发布 » 销冠小米,想做让“伙伴也赚钱”的生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