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港股份(601880)11月10日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针对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公司管理层主要成员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
辽港股份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油品/液体化工品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油品部分);集装箱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集装箱部分);汽车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汽车部分);散杂货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散杂货部分);散粮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散粮部分);客运滚装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客运滚装部分)及港口增值与支持业务(增值服务部分)。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辽港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4.26亿元,同比增长5.99%;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37.51%,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辽港股份介绍,前三季度,公司核心盈利指标增长是“开源增收”与“节流提效”协同发力的结果。在收入端,公司港口业务以稳固“基本盘”、抢拼“竞争盘”、谋求“创新盘”为策略,推动核心货种实现结构性增长:集装箱业务通过持续加强航线市场开发,吞吐量稳步上升;粮食业务受益于“北粮南运”增长及养殖行业回暖,量能与附加值同步增长;油化品业务依托贸易油仓储、原油中转业务扩张,收入规模持续扩大,三大板块共同带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9%。在盈利端,通过收入结构优化夯实盈利基础。一方面,集装箱、粮食业务量增长,有效弥补矿石等货种业务量未达预期的缺口;另一方面,依托精益运营深化成本管控,围绕“三全”“三标”管理体系,以全面对标和开展COE工作为抓手,降本增效。实现营业成本在营收增长背景下有所下降,劳务外包、能源、设施维护等多项成本均有不同幅度压降,推动毛利率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收回长期款项转回信用减值损失,对合营及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增加,及部分一次性增利因素,使得第二季度较其他季度有所增长。”辽港股份表示。
据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32.3万TEU,同比增长4.7%。一是持续加强航线市场开发,争取地东线、欧线等多条航线并实现运营稳定,有效扩充口岸直航航线舱位。二是通过港内协同、临时加挂、空箱调运等增量业务开发,带动箱量增长。
油化品吞吐量完成4704.8万吨,同比增长8.6%,主要是临港炼厂原油采购量增加,带动外贸进口原油及腹地中转原油增长。钢铁吞吐量完成1668.8万吨,同比增长5.4%,主要是外贸钢材出口量在中东、南美等地区增速明显,带动吞吐量增长。铁矿石吞吐量完成3850.6万吨,同比下降4%,主要是腹地钢厂达产率降低且地矿配比维持高位,导致外矿需求降低。粮食吞吐量完成1293万吨,同比增长18.2%,主要是国家控制外贸进口粮源,南方饲料企业对东北玉米需求增长,带动“北粮南运”量大幅增长。商品车吞吐量完成52.3万辆,同比增长0.4%,一是成功拓展南非、墨西哥、巴西、地中海等出口航线,二是持续开发华东北上货源增量,积极争揽水水中转业务,带动吞吐量增长。滚装车吞吐量完成60.4万辆,同比下降8.2%,主要是受船公司执行任务、上坞维修以及运力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吞吐量下降。
“公司‘十五五’期间将锚定‘东北亚一流强港企业’战略目标,全面推进‘东北亚重要航运枢纽、东北海陆大通道重要枢纽、东北地区物流组织和资源配置中心’建设,坚持以‘做精主业’‘创新发展’为战略主线。”辽港股份表示,一是做精港口主业。强化市场拓展与精益运营,加强主业的发展规模、盈利能力与风险防控能力,合理规划港口发展目标。公司以港航贸一体化发展思路,构建“航线+中转+物流”“现货贸易+临港加工+中转分拨”等多种物流服务体系,进一步打造“冷链物流”“北粮南运”“保税混矿”等服务品牌,持续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
二是推动创新发展。通过“绿色化”“数智化”“高端化”来创新延展主业增值服务能力,培育港口新兴产业发展。数智化方面,以港口主业价值导向推动数智化转型,加强“智慧港口”与“智慧口岸”建设。同时,不断加强与各地方政府协同合作,通过“央地合作”形成战略合力,构建供应链综合服务网络,聚集临港产业要素资源,培育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港产城融合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