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荣科技总经理:存储供需缺口已达200%,2026年将持续缺货!

11月3日消息,据台媒报道,存储控制芯片厂商慧荣科技总经理苟嘉章近日在“慧荣家庭日”的媒体采访中表示

图片

11月3日消息,据台媒报道,存储控制芯片厂商慧荣科技总经理苟嘉章近日在“慧荣家庭日”的媒体采访中表示,近期存储芯片大缺货根源来自于人工智能(AI)推论(AI Inference)需求的爆发性增长,预计2026年情况会持续,2027年目前还无法预测,其转折的关键点在于其中的重复下单情况何时开始发酵。

另外,部分观点甚至认为这一转折点可能发生在2028或2029年。 尽管市场上存在对厂商过度下单的担忧,但业界的普遍共识是,到2026年绝对会是缺货状态,甚至没有人敢预测2027年的情况。

苟嘉章指出,与过去的存储芯片短缺由单一因素或减产所致完全不同,这一轮的存储芯片短缺是AI推理需求所推动高带宽内存(HBM)、NAND Flash 及机械硬盘(HDD)三大核心储存与存储器元件同时紧缺,形成强大的“拉扯性”需求,其中HBM缺货量极大。

由于市场上对DRAM芯片的需求的巨大缺口,即使是三星的 HBM4 和 DDR4 也收到大量订单。 科技大厂如苹果(Apple)都在努力争取 2026 年的产能分配,甚至不见得能拿到全部数量。 目前市场已到“有货就好”的阶段,价格谈判几乎停摆;而NAND Flash的价格飙涨,则主要在于需求增长的同时,NAND Flash原厂对于增加产能保持审慎态度,希望避免重现2022、2023年的市场惨况。

与此同时,AI领域的资本支出(CAPEX)正在发生关键转变。 虽然 AI 训练(Training)的资本支持仍在增长,但预计到了 2026 年,AI 推理的资本支出将大幅超越训练。因为,AI推理对储存的需求极为庞大,涵盖对 HDD、高容量 SSD 及 HBM 的强劲要求。推理过程需要精确且足够,这使得数据需求从云端超大规模运营商延伸至企业端,促使企业为保护机密数据而增加本地储存容量。目前,市场缺口已非原先预期的七至八成,而是需求量与产出量的差距已达到两倍之巨。

苟嘉章表示,HBM 的需求量已经达到极高水平。除英伟达外,包括AMD、Broadcom、Microsoft、Google、Meta、Amazon等大厂的自有GPU和AI加速器需求也同步上扬,连中国大陆市场对HBM的需求也在增加。在此情况下,DRAM大厂正将资本支出转向DDR5和HBM生产,导致整体产能紧张。而且HBM 的生产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限制,要达到与 DDR5 相同的产出,HBM 需要三倍的DDR5晶圆。 同时,DDR5 本身也面临价格上涨与缺货。

此外,对DRAM原厂来说,增加先进DDR技术(如DDR5)的产能耗资巨大且耗时。 例如,如果要将DDR使用1b或1c技术的产能每月增加一万片晶圆,所需的先进技术资本支出约为100亿美元。 由于先进设备交期长、制程复杂,产能无法迅速增加。

不过,苟嘉章认为,DRAM价格将不会一直涨到天上去,毕竟太高的价格终究会造成市场需求的萎缩,各家供应商会尽可能避免的硬的情况发生,所以价格方面就不会是几乎都是上涨的情况。 然而,这样的情况会么时候发生,仍必须视市场的供需状况为关键点。

至于在高容量固态硬盘(SSD)的需求方面,主要来自于 AI 发展带动的写入数据(W-data)需求,并开始加速有HDD向SSD 转移。苟嘉章认为, 未来市场需要的SSD必须依赖QLC技术,这有利于应对NAND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将成为处理NAND Flash短缺最重要的技术。 预计在2027年,全球QLC的位元出货量(bit)很可能超越TLC。

然而,尽管SSD需求旺盛,目前全球NAND Flash的整年产能仍不足以取代现有W-data的HDD容量。 因此,SSD 在未来十年内都无法完全取代 HDD。

此外,消费类NAND Flash需求也因手机存储规格升级而大增。有预测数据指出,随着苹果iPhone 17 Pro Max移除128GB容量选项,预计2026年手机上的位元(bit)增长率可能增加约35%。面对这种强劲需求,NAND Flash大厂(如美光)采取每周或每两周报价一次的策略,且价格持续上扬。但由于市场担忧需求强度太快可能导致重复下单,NAND Flash原厂在扩增产能方面仍极为谨慎。

目前,NAND Flash存储器价格的飞涨已经直接影响消费电子产品的规格,在成本逼近手机应用处理器(AP)的价格情况下,使得在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原本已主流已经升至128GB容量起步的手机,又开始出现回逐步到64GB起步的状况。

苟嘉章强调,目前全球95%的数据储存仍依赖HDD。 HDD产业在经历两年前疫情后的库存伤害后,经营模式已转为 “依订单生产”,并要求客户签订多年度合约及承诺性采购订单(PO)。 目前高容量 HDD 的交期已达一年或更长。 HDD制造商对产能扩张保持克制,仅计划将资本支出每年增加约5%,更多依赖技术提升来增加磁盘密度,而非增加单位产量。

苟嘉章还指出,导致存储芯片缺货恐慌的另一个因素是中国大陆市场。 中国大陆市场以往对高容量企业级HDD需求不高,但近期突然出现对64TB乃至128TB的需求大增,原因可能在于其未能获得足够的HDD分配。这形成恶性循环。

总体来说,HDD供应链高度集中,主要关键组件供应商仅两到三家,他们因过去的教训也未进行扩产,导致Nearline HDD的供应结构性受限。 目前 HDD 制造商营收成长主要归功于涨价,而非单位销量的大幅增加。

苟嘉章进一步指出,在当前存储芯片恐慌性短缺下,议价焦点已从价格转向供应能力。 DRAM 及 NAND Flash大厂面临艰巨挑战,必须在利润丰厚的数据中心需求、以及手机、汽车等其他产业链之间,平衡资源分配,否则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崩溃。 因此,这场短缺是结构性、基础性的限制与空前强劲需求交叠的结果,考验着各大厂的智慧与企业责任,以应对这场快速而强劲的市场变局。

内容取材于网络:删请联17688087019资讯热门头条|百科知识常识大全|产品信息广告发布 » 慧荣科技总经理:存储供需缺口已达200%,2026年将持续缺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