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息!72家房企业绩上涨,楼市“金九”表现亮眼

大消息!72家房企业绩上涨,楼市“金九”表现亮眼

传统楼市“金九银十”时节,百强房企销售业绩出现回暖迹象。

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9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6065.9亿元,同比下降12.2%,降幅较1~8月收窄1.1个百分点;2025年1~9月,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为18060.4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9274万平方米。尤为值得关注的是,9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环比增长11.9%,建发、滨江、金茂、保利置业等房企销售表现较为强劲,成为拉动市场回暖的重要力量。

从企业表现来看,9月百强房企中有72家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45家企业单月业绩环比增幅大于30%,包括华润置地、建发房产、中国铁建、电建地产、邦泰集团、中建东孚等。即使是头部阵营,TOP10房企中也有7家销售操盘金额环比上升。

不过,销售端的回暖未能掩盖行业内部的结构性差异,规模梯队分化进一步拉大。从企业数量来看,销售额千亿房企数量与去年持平为6家,均为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等财务稳健的头部企业;而500亿~1000亿元、300亿~500亿元、100亿~300亿元阵营企业数量分别减少1家、1家、4家,中小房企收缩态势明显。门槛数据更直观地反映出分化程度,克而瑞数据显示,TOP10房企全口径销售额门槛同比提升7.5%至786.3亿元,为唯一回升梯队;TOP100房企门槛则同比大降21.6%至47.6亿元,头部与尾部差距持续扩大。

这种分化格局在新增货值布局上同样显著,头部房企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绿城中国、保利发展和中海地产位列前三。2025年1~9月,绿城中国以1175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保利发展新增货值规模为1010亿元,位列第二;中海地产以952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三,头部企业的资源聚集效应进一步凸显。

与销售端的局部回暖形成反差的是,房企融资仍然呈现收缩态势。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房企融资规模达3072亿元,同比下降30%。其中第三季度融资1145亿元,环比上升5%,但同比下降35%,仍处于历史低位。融资分化现象尤为突出,多数民营房企,尤其是出险房企,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融资收缩叠加债务到期高峰,让房企债务压力迎来峰值。2025年房企全年到期债务5342亿元,较2024年增513亿元,三季度到期约1600亿元成年内高峰。而2024年房企债券发行2209亿元,远低于4829亿元到期规模,借新还旧缺口大,叠加前期债务展期,部分企业流动性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

在此背景下,公募REITs成为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的纾困关键。2025年政策持续加码,国家发改委将社区商业基础设施纳入REITs优先支持领域,上海地产租赁住房REITs18个工作日上市更创下效率纪录。通过REITs工具,房企得以盘活自持物业,释放沉淀资金用于偿债与补充流动性,同时更推动行业从“重资产开发”向“轻资产运营”转型,构建“投融管退”全链条模式。

除了金融工具创新,政策层面也持续发力为市场托底。9月以来,深圳、武汉、重庆、合肥等多地接连出台楼市新政,从供需两端发力,针对性解决市场痛点,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活力。光大证券分析师何缅南表示,随着前期一揽子房地产政策的持续落地,地方政府楼市调控自主性提升,区域分化和城市分化进一步加深,部分高能级核心城市有望获益于城市更新,实现城市结构优化转型和内涵式发展逐步实现企稳目标。

内容取材于网络:删请联17688087019资讯热门头条|百科知识常识大全|产品信息广告发布 » 大消息!72家房企业绩上涨,楼市“金九”表现亮眼

相关文章